(綜合報導)隨著川普一輪又一輪的關稅措施,中國家庭對就業、收入增長和財富損失的擔憂有增無減。4月18日(週五)在中美談判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式下,中共總理李強在的國常會上呼籲穩定外貿外資、穩定股市和穩定房地產市場,這顯示了中共高層對未來中國經濟的焦灼和憂慮。
4月18日,紐約時報報導,中國普通勞動者長時間陷入經濟通縮,各種商品價格持續走低,壓縮了企業的利潤,蠶食了工人的收入。大多數人的收入變得更拮據,導致進一步壓低了物價。
3月,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.1%,這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這種情況,而生產者價格指數下降2.5%。物價已連續六個季度下跌。
過去,許多中國家庭將大部分積蓄都投入房地產,而房地產的崩盤使這些家庭的淨資產大打折扣,同時出現的失業率也十分驚人。
如今,中共決意對抗美國,中美貿易戰對於中國數以億計的工人來說,這將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。
佳富龍洲中國研究部副主任克裏斯多夫·貝多說,“這讓本來就很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。幾年來,經濟一直在經歷一場通縮衝擊,而另一場衝擊也即將到來。”
近年來,由於失業和小企業破產,選擇從事快遞和開網約車的人數迅速增長。據中共前總理李克強當時引用的資料,2020年已有2億人從事“零工經濟”。如今,貿易戰將加速這一趨勢。據高盛估計,由於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驟減,多達2000萬工人會失去工作。
中國普通勞動階層,在貿易戰之前,由於經濟問題開展的抗議活動已經超過歷史記錄,目前這場貿易衝突對就業者的威脅可能更大。
摩根士丹利指出,關稅的實施讓中國家庭對就業、收入增長和投資損失的擔憂有增無減。
根據該行在新一輪關稅公佈後進行的一項調查,44%的中國消費者表示他們本人或家庭成員可能面臨失業風險。
總部位於巴黎的QuantCube科技公司追蹤的資料顯示,2025年前兩個月,中國職位空缺數量同比大幅下降近30%。該公司通過監測2000多家中國企業的線上招聘資訊來即時追蹤勞動力市場。
高盛估計,可能有多達2000萬人(約占中國勞動人口的3%)的就業直接依賴對美出口。
現在,中國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已跌至自2022年以來的最低水準,當時因對“清零政策”不滿,全國爆發了廣泛的抗議。
目前,中美談判的命運依然充滿不確定性。路透社報導,美國總統川普4月17日表示,自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以來,中共已主動尋求談判。然而,中共週三已經表示,在川普政府採取一系列步驟之前,不會重啟談判。中共似乎想在貿易戰中以中國的低人權優勢應對川普的壓力。中共黨領導人本周訪問東南亞,呼籲地區團結,明顯是為了對沖美國影響力。
據知情人士透露,針對中共此舉,川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,要求其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,並要求他們對來自與中國關係密切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二級關稅。這表明,中美的衝突和角力還處於膠著狀態。
高盛集團估算,若中美兩國發生極端情形的金融脫鉤,美國投資者可能被迫拋售約80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。
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表示,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可能被摘牌,再度引發中概股退市憂慮。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4月13日透露,已指示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交易所做好準備,迎接中概股回流。